青少年叛逆嗎?
作者 潘麗麗
常常聽到青少年的父母說,跟孩子的關係很緊張,孩子變得非常叛逆,覺得他們總是跟自己「對着幹」,根本管不動,又很擔心交到不好的朋友被帶壞…..
所謂知己知彼,現在就來了解所謂「叛逆期」的特質,對症下藥吧!
作者 潘麗麗
常常聽到青少年的父母說,跟孩子的關係很緊張,孩子變得非常叛逆,覺得他們總是跟自己「對着幹」,根本管不動,又很擔心交到不好的朋友被帶壞…..
所謂知己知彼,現在就來了解所謂「叛逆期」的特質,對症下藥吧!
作者 潘麗麗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:Baby哭的時候也不要常常抱他,這樣會慣壞的。
我們可以這樣思想:在他還沒有經驗過被抱習慣,他怎麼會一直想抱呢?
所以排除一切生理需求後,嬰兒還是一直哭,那就代表是……
作者 潘麗麗
作為父母的你是否每天都為孩子的事情疲於奔命?除了工作和家裏的一大堆家事以外,每天還要管孩子吃,管孩子穿,管他的健康,管他的學習,而最累就是管他的行為。你有沒有想過,其實教養孩子也可以輕鬆一點點?只要有方向,有策略,就不必浪費心力和時間在錯誤和不必要的地方
作者 林惠雅 教授
各位爸爸媽媽們,您有沒有曾經煩惱孩子的一些負向情緒和反應?
影響孩子的負向情緒有很多原因,例如,生病、或疲倦等等,除此之外,氣質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。那氣質是甚麼呢?
作者 林惠雅 教授
某天,同學媽媽打電話來家裡,剛好爸爸接電話,同學媽媽說,她看到孩子拿著不少錢,在不少地方買東西。關於這件事,爸爸思考有三件事需要處理。第一是,錢從哪裡來?第二是,買東西做什麼?第三是,假設有心人看了,以為孩子是有錢小孩,綁架孩子,怎麼辦?爸爸決定與小二的孩子一起討論想想看有什麼是孩子可以學習的.
作者 林惠雅 教授
孩子成為媽寶有其優點,父母可以完全掌控和照顧孩子;但孩子成為媽寶有其缺點,孩子可能成為一個過度依賴、沒有生活能力、沒有主見、不能做決定、也無法為自己負責的人。孩子成為媽寶各有其優缺點,那麼,接下來的問題是:你希望孩子成為媽寶嗎?
作者:林惠雅 教授
手足之間的爭執是家庭中普遍常見的情形,很多父母期待孩子和樂相處,彼此作伴,不過孩子的吵吵鬧鬧似乎是不可避免的。針對手足之間的爭吵,其中或許隱含了的某些意義
作者:林惠雅 教授
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,你會怎麼做?是跟孩子講他做的事會對自己或別人產生什麼影響?或是單純命令他不要這樣做?或是罵他?不論你怎麼做,其實這些做法和你怎麼想有著密切的關係。換句話說,作為父母的我們,對於教養孩子有我們的想法,而這些想法會影響我們實際的教養行為
作者 潘麗麗
「黑臉」就是當壞人的角色,負責打罵、管教、處罰或者權威威嚇,通常這角色是比較不討好,跟孩子的關係比較有距離;「白臉」就是當好人,體諒,明白,苦口婆心的勸導,滿足需求,這樣的角色通常比較討好,跟孩子的關係也比較親近…
作者:林惠雅 教授
上週談過了傳統式的教育想法與教養行為,這禮拜我們來談談民主式的教養想法與教養行為又該是怎樣的呢?依據學者Baumrind(引自Shaffer & Kipp, 2007)所提民主式教養的行為特色有